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状况,长期以来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。对于这一问题,我有两点突出体会:一是办大学、办教育有一些基本的价值、理念、观点和原则,我们必须坚持,因为只有守正,才能真正创新;二是过去我们一直在学习国外,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,现在我们应该探讨怎么去走出自己的路。结合北京大学正在进行的综合改革,我谈几点自己的思考。
历经30多年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迎来黄金时期
过去30多年可以分为几个时期。第一个是恢复高考后的十年,按照现在的标准,当时大学属于教学型,大部分教师从事科研比较少,形成了非常良好的教学文化传统,并且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。第二个十年,从1989年到1999年,这个阶段是中国大学非常困难的一个时期,此时国家经济体制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,教师群体经济和物质的匮乏,导致了很多危机。第三个阶段从2000年开始,或者说从1998年的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开始,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,大学的整体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大幅提升;当然在这样一个黄金时期,危机也还是仍然存在,比如教学质量、教育公平,等等。
以北京大学为例,回顾近年来的发展建设,我们始终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,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核心,以交叉学科为重点,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来推进学校的全面发展。具体来看,学校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核心,在教学改革、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、获得多项奖励,毕业生在各行各业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;基层学术活动呈现出良好气象,学者的思想深度及学术胸怀保持了很好传统,这一点从论文水平和科研成果排名中可以得到体现;此外,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布局基本形成,国际交流交往日益活跃,学校资源保障水平也取得明显进步。2014年完成的《北京大学章程》、《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》等一系列制度设计,为学校下一阶段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制度基础。
明确高等教育及大学自身的基本目标与基础理念
经历了30多年的探索,在自身基础和外部环境都有了较大变化的情况下,我们应该如何谋划学校下一步的发展?我认为,最关键的是要明确高等教育和大学自身的健康、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础理念,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,走出自己的路。
关于基础目标,我们需要反思国家和民族最需要北京大学做什么。第一,我们要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,在未来能够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人。第二,北京大学应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引领者。百年校庆时北京大学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,并直接推动国家启动了“985工程”。那么今后我们应该怎么去引领呢?在学术科研上,国家和民族最需要我们做的,是引领中国的思想理论,包括中国赖以生存、赖以发展的基本思想理论,引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,解决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等。
关于基础理念,最为核心的是如何评价一所学校的发展水平,这直接影响师生的思想行为观念。其实,我们判断一所大学并不难,你只需要到学校去看一看,感受这所学校整体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,你只需要和那里的教师聊一聊,那么就能对这所学校有一个基本的判断。我们的教师是不是在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中努力工作;我们的学生是不是以兴奋的状态求知求学,这些因素实际上构成了世界一流大学最重要的因素。虽然我们目前已经在多项评估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,但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,还需要继续努力。
在实施层面,北京大学应该怎样发挥基础目标和基础理念的导向作用呢?我们在进一步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的过程中,要特别关注两个维度的影响力。一个是学术影响力,这可以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来实现;另一个是社会影响力,也就是学校对中国和世界发展进步的贡献。关于后者,其构成至少包括:对社会经济发展有贡献,对人类思想启迪有影响,对重大科学技术发展有推进。这些影响主要是从我们的教育、我们的毕业生、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研究而来。而且需要看到,毕业生是成百倍成千倍地去放大我们的影响力的。所以,一个大学最重要的目的,应该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新人。
建设良好的制度文化来实现坚持学校的价值导向
趋利逐利是当前中国社会真实存在的一种倾向,这对大学价值观的侵蚀非常严重。追求利益,对社会来讲是正常的,也是可以理解的;但是教育工作者绝不能急功近利,片面追逐短期效益,而是应该具备理想情怀。我们应该传递的是一种追求真理、宁折不弯的知识分子的风骨,我们应该把这样的精神价值传递给我们的学生。结合现实,大学必须有一个边界。在边界位置,我们需要和社会进行互动;但是在大学内部,师生群体要有对学术的真诚和尊严,要坚持道德的底线。如何实现和坚持这种价值导向,最为关键的是要有良好的制度文化来支撑,学校的价值和文化只有通过制度建设才能够真正的落地,才能够真正为大家所接受,才能够真正成为师生行为的默认值。
我们需要仔细审视现有的评价体系、制度体系是不是真正符合一所大学所追求的价值观和价值导向,其中对重点方面更需要认真考虑。一是管理构架和运行机制要以学生为本、以教师为本;二是评价体系应当贯彻、符合大学的价值观导向;三是资源调配体系需要紧扣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。我们一定要树立起清晰的价值导向——大学是培养人和实践人类创造的场所,师生必须严守学术独立和学术尊严,应以坚持和追求真理为使命。
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学校综合改革,这实际是做好制度文化建设的有利契机,通过一系列的改革,努力实现师生个体与各个基层组织创造潜力的充分发挥。大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充分依赖于个人和基层组织的创造活力,也就是每个人的主动性。因此,大学管理所追求的境界,应该是充分释放师生群体的创造力和积极性。大学要协调发展,归根结底是要靠共同的愿景、共同的使命、共同的文化,靠这种愿景、使命和文化让大家能够协调起来,这也是制度文化的实践价值所在。因此,我们要树立清晰的价值导向,关注管理的政策和措施之间的高度协同,使每一个岗位有明确职责,每一个人都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、清楚自己怎样做才是学校所期望的,各司其职、分工协作,构成一个顺畅运转的“齿轮箱”。只有这样,学校才能够真正和谐、真正发展起来。
人才培养要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
大学对国家的最大贡献是优秀的人才,毕业生的成就是大学声誉最重要的来源。可以这样说,没有任何一所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大学能够成为世界一流。因此,中国大学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非常关键,这也构成大学一切活动的价值基础。正是因为人才培养,才要求教师要有更高的道德和价值追求;正是因为人才培养,才要求大学一定要坚持真理、要为坚持真理而鼓励争论;正是因为人才培养、特别是培养未来的领导者,才要求大学要具有多元文化,引导学生能够跨文化地思考问题;也正是因为人才培养,更加要求大学要有合理的学科布局、高水准的学术队伍。人才培养的特殊职能,使得高校与科研院所、公司、工厂具有巨大区别,大学需要考虑学科、考虑文化等因素,价值基础也发生变化。
我们有优秀的学生群体,其内生性要求多样化的发展,这就需要院系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,更要关注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,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。考虑到当前社会转型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多重复合性,我们需要改变以学科和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观念,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,将知识与素养共同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评价指标,教学、科研、管理、服务等不同单位都是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。
在专业教育模式的阶段,围绕人才培养改革我们已经进行了很多探索,比如文理科实验班后期,各个院系积极推进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结合,元培学院正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。目前,教育体系越来越多样化,这一背景下我们需要考虑跨学科专业设置、拔尖学生培养实践等重要问题,要把主要精力真正放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去,启迪学生智慧,激发学生潜力。在这一过程中,所有教职员都是学生的心灵媒介,应当帮助学生去追求去学习伟大知识,引导学生去感受去认知社会发展。
学术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着力点是营造教学和学术文化
我们应当更为关心基本的思想、基本的理论,包括如何引领中国社会发展、如何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思想。需要思考,多年以后历史能记住我们在哪些领域的贡献?由此我们要为国家发展解决哪些问题?这些问题是我们未来在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上需要重点考虑的。
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的主要着力点,仍然是营造良好的教学和学术文化,以及交叉合作的体制机制。首先,学校将着力增强基础学科的综合实力,特别是会注重稳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地位。其次,学校还将继续在交叉学科领域建立新的增长点。过去十多年,我们坚持以交叉学科为重点,有力推动了学术发展与学科建设,并且在高校范围内形成了自身特色,这些好的传统将继续坚持。
人事制度体系建设是学校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
从学校目前情况看,队伍建设和人事管理“新旧标准并存、薪酬体系不一”,从发展趋势来看,围绕风险控制需要积极推进人事制度体系建设的改革,目前已经明确将其作为学校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。未来目标是要建立统一的人事管理体系,建立以基本年薪、绩效为基础的薪酬体系,逐步实现学术评价的并轨。
人事制度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。现实问题头绪繁多,包括如何调动资源、如何利用资源、如何实现统筹与分权的结合。此外,目前基本人员编制核定的依据是基本教学任务,今后将如何体现科研贡献、如何处理科研资源与编制关系、如何保障基础学科的发展、又如何鼓励应用学科拓展资源?我们将动员全校力量来共同推进,对于重点问题尤其要抓紧研究落实。
(来源:《中国高等教育》2015年第19期,作者系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)